□杨炜烨(山西大学)
5月1日,山东日照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现场洒蛤蜊提升游客赶海体验,主打一个让游客“绝不空手而归”,引发网友热议。景区工作人员称,这是景区五一假期推出的“龙王献宝”活动,每天洒3000斤左右,洒的蛤蜊是雇佣员工从滩涂里挖出来的。(5月2日 红星新闻)
正值旅游旺季,全国各地景区人头攒动。与此同时,各大景区“各显神通”。在假期首日中,山东日照就凭借洒蛤蜊的“骚操作”成功出圈。游客们对此好评一片,却也有人质疑景区行为背离了传统赶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只是让游客进行虚假“劳动”罢了。笔者认为,这虽是精心设计的“假赶海”,却也拿出了“真诚意”。
此次景区的行为之所以好评如潮,离不开景区“龙王献宝”活动背后的苦心。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行为)一方面是为外地没有经验难以挖到蛤蜊的游客增加一些赶海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当地习俗,给大家一个龙王赐宝的好寓意”。可见,洒蛤蜊并不是简单“投喂”,而是结合当地文化习俗,为游客们精心策划的“剧本杀”。景区一边考虑到赶海时机未到、赶海经验不足等因素会影响游客的出行体验,一边思量如何降低洒蛤蜊带来的突兀感,最终打造了“龙王”骑着蛤蜊车,一路献宝的趣味画面。某地的冰雪狂欢节,曾采用白沙和棉花来营造下雪景象,网友们纷纷吐槽“上当了”“下次不来了”。景区工作人员虽说是出于气候等现实考虑,可在宣传中不断标注“这里的‘雪’特点明显,不冷、不化、不滑、不脏,极适合拍照和打卡”等标语,而对于“人造雪”仅在评论区提及。同是“造假”,日照“洒蛤蜊”的成功是因为其用心且真诚;而“人造雪”的失败却是因为其对待游客含糊且敷衍。真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当今游客不再满足于“看山看水”,更重视亲身体验各地的风俗民情。这也折射出全国文旅正从“依赖资源”转变为“体验经济”。景区洒蛤蜊,不仅迎合了游客的探索欲,也强化了其在体验中的参与感,实现了旅游体验质的飞跃。
精心策划的“伪体验”虽然能够带来一时的出圈,但终究不是各地文旅的铁饭碗。各景区倘若长时间为游客打造虚假的“体验”世界,终会有损当地文化内涵的传达。当人们习惯从“龙王”车上获得蛤蜊,就有可能忘记蛤蜊真正的来处,也无法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靠真诚,但不能只靠真诚。各地文旅部门要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用创意呈现真实,让趣味不失本真,才能留得住口碑又经得住考验。
来源:红网
作者:杨炜烨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