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高价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形形色色的早教机构日益增多。各类不同的课程让家长眼花缭乱,甚至有机构宣传可治疗感统失调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教师多为机构自己培训,缺乏法规标准,资质监管处于真空。(11月16日新华网)
家长对早教的需求因为两个原因而增加。一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早对孩子教育进行投资。二是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只有把照看孩子的服务外包。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无法改变的经济规律。在早教需求旺盛的条件下,早教机构就必然会出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和早教有没有必要没有关系。即使早教真的没有必要,但只要有家长认为它必要,那么早教市场依然会存在。
任何市场在诞生之初,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早教市场同样如此。种种乱象不过是市场成长的烦恼。市场存在乱象,就要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治理。监管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监管。合理的监管诚然能让市场更为健康,但不恰当的监管可能还不如不管。
从报道中看,目前早教市场的乱象主要表现为早教机构资质不全和早教机构收费较高。如果按照“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思维方式,下一步的监管就是根据资质设置进入壁垒,并限制收费。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监管,可能情况会更糟。进入壁垒提高后,早教机构减少,而需求不变,这会造成早教费用提高并出现“早教难”。如果限制早教机构收费,真正提供优质早教服务的机构无利可图,会选择退出。这就会出现逆向选择,在早教市场中留下来的都是较差的早教机构,降低了早教服务质量。因而,“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监管方式未必可取。
设置进入壁垒和限制收费是不恰当的监管方式。合理的监管方式是着力形成多层次的早教市场。在多层次的市场中,资质要求可以存在,但是资质不是限制准入的手段,而是市场分层的手段。提供的服务门类越多,质量越高,需要的资质越高。反之,提供的服务门类较少,质量越低,需要的资质越低。不同质量的早教机构进入不同层次的市场,提供不同质量的早教服务。市场有发现价格的功能。不同层次的早教市场形成后,供需人群也随之确定,早教的收费标准会自动形成,无需政府限制。高层次的早教市场收费肯定高,而低层次的早教市场,收费肯定低。价格让市场达到均衡。
市场分层后,不同层次的早教市场提供异质的早教服务,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家长的需求。早教机构和家长可以分别根据自己服务能力和经济能力进行自动匹配,各得其所,自求多福,何乐而不为呢?
文/乔瑞庆
来源:红网
作者:乔瑞庆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