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是谁让“点招”披上合法的外衣?

来源:红网 作者:郭艾鑫 编辑:叶鹏 2013-07-23 00:06:02
时刻新闻
—分享—
  不得出台涉及“点招”录取及收费办法,深入开展以防止“点招”为重点的招生专项治理……2013年,教育部有关通知严令禁止“点招”。这个从未被认可的招生形式,却从未绝迹。眼下各地高招如火如荼,记者调查发现,严令之下“点招”不但没有禁行,反而以“自主招生”的形式,披上合法的外衣,且收费更高。(7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点招”相信很多人都对其陌生几分,毕竟国务院的命令禁止还是让它失去了“光明正大”的机会,但是另一个行业却应运而生——自主招生。它与点招有着相似的“经历”,只要你有关系,有权力,能够打开“自主招生”这道门,那么你就为孩子的未来“铺平”了一条道,置于平坦与否,那就不得而知。
  
  教育部在今年的5月九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点招”行为,将不得给予学生注册。严打之下的“点招”经历层层“打磨”,让自护招生成为了它的“罩衣”,故而合法化也就不在话下。
  
  从5%到1%的变化,让“蛋糕”是越来越小,而“蚂蚁”却越发增多,一句“你懂得”让笔者看来是意味深长。
  
  需要懂事的家长。仅仅是关系的打通费就需要10万,如果家长稍些不懂事,那么这个事情绝对不会成功,毕竟还没有进入主题就花去了如此多的钱,想必最后的录取通知书一定“金灿灿”、“明晃晃”、“亮堂堂”。当中有些是商家的血汗钱,有些是权力的购买钱。
  
  需要学校懂事。想来只需要家长懂事就好,其实不然,学校依然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需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既有上级领导的“批示纸条”,很多时候学校领导的行政化,让校长的帽子远远重于学生头顶的“帽子”。其次,100多所学校成立的董事会,让出钱的董事没有一点好处,那绝对不可行。面对懂事的学校,不知道在教学水平上,在管理水平上又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需要社会懂事。社会想来和自主招生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社会的需求让其有了存在的空间,不可否认它能够在一定的层面为国家选拔出某一方面很优秀的人才,但是这样的基数略微太少,而占据大片江山的依然是拿钱开道的“人才们”。长久的存在空间,让“瘟疫”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成为了毒瘤。
  
  披上外衣的“点招”看似没有漏洞,然则其早已将教育公平这块基石“磨平”,失去了棱角,不再对公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要想让自主招生达到最初的目的,彻底断绝“点招”的后路,需要各地进一步加强高招的透明度和网络化,把高招的公平之网织得更紧一些,更密一些,让这一交易没有操作的空间和时间。
  
  文/郭艾鑫

来源:红网

作者:郭艾鑫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3/308624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