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些专供某一单位饮用的酒水,不写“特供”两个字,改写“内参”,叫法变了,但换汤不换药,就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销商假借特供享特权,皇帝女儿不愁嫁。饮用者以酒示权耍权威,为一己私利架保护伞。
内参实质上就是特供。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参是指新闻内参,特指新闻媒体向党政机关专门呈送的、供领导者或一定范围内人员阅读参考的内部情况报道。它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公开发布。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而新闻内参的作用更接近于党和人民的“耳目”。在有关领导批示允许公开前,内参的内容必须进行严格保密。“鹿源春”将内参移植到酒标上,尽管已是机关算尽,但又会有谁没能察觉到这瓶内参酒的“特供”蕴意已更加变本加厉了呢?
今年3月,国管局、中直管理局、财政部、审计署、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份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去年9月份,中国海关也下发了《关于集中清理整顿滥用中央和国家机关“特供”“专供”等标识问题的通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许将某些物品冠以“特供”标识,而黑河市鹿源春公司的销售人员却说:“说是咱国家不让,但是一直都有,我们还有农商行建行的,专门给邮储银行做的酒就是最近刚出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咱井水不犯河水。
一些企业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胆量,皆来自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鹿源春酒业有限公司准备要上市,黑河市政府有号召,要求市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予以支持,要订它的白酒。有公权力做后盾,“鹿源春”的特供生意岂能不兴隆?据报道,黑河市几个相关部门包括交警队、联通移动、几个银行,都在“鹿源春”定制了特供酒。而做这种特供酒,需要3000—5000箱起步。一厢6瓶,海关的酒240元一箱,交警的248元,一个单位对酒企的贡献,便不算自知了。
特供作为特权的产物,古已有之。在古代,皇宫贵族享用特供产品,最早的官方记载是周朝,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王……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说的是明古巴蜀国有茶,而且年年进贡周武王。此后,各朝历代均沿袭周礼,尤以清朝最盛。公元1732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进贡的普洱茶深得雍正帝喜爱,同年即受召入京,升为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为此,其它各省官员纷纷效仿,遴选极品特产,特供朝廷享用,以期博得龙颜大悦,入京升官。
时至今日,特供物品照旧受宠,仍然是稀罕物件。特供物品的存在,自然与社会公共配套、商业市场体系等未发挥好应有水准相关,更与明显的、潜在的、无处不有的特权思想相连,是特权思想的产物和标志。“特供”商品大行于世,滋生了特权思想,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公平竞争,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尤其是特供导致食品安全不受上级关注的倾向,加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彻底清理掉这些附着在公权力上的“腐败品”。
特供物品退市应与特权思想铲除同步进行。既然特供生于特权,那么就要紧密结合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地认真进行一次特权思想的清理与整顿,真正下掉官员的超国民待遇,回归政府清廉务实为民的本质,不断地将民主平等的观念植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否则,特权思想不除,一阵治理风吹过之后,特供标识还会卷土重来。
文/徐云鹏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