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发扬钉钉子精神”,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朴素的话语,提出的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
当前,我省的头等大事是谋发展、促和谐、保稳定。谋发展是第一要务,关键是经济建设。然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钉钉子”,如何把重大产业项目牢牢“钉”在湖南经济板块上。正如杜家毫省长所说:“要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做好今年后段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稳中求进’目标。”
要把“钉钉子”工作做好,把钉子钉实钉牢,得讲究方式方法。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也应讲究工作方法,而关键点又在于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与建设,这样我们就更得多费工夫、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了。
首先,要钉出实效来,根本点在于要钉准地方,这个是前提。一般要在坚硬的墙上钉钉子,先得找准墙砖之间的间隙,要是钉到其它地方就只能“碰壁”,钉不进去甚至有折断钉子的危险。要把钉子钉好,前提得找准方位,在经济工作中道理亦同。这就是说要集中力气“钉”在那些重大的、有潜力的、具战略性的、创新性的产业项目上,有针对性地对准关键方位“一锤一锤接着敲”,确保钉紧、钉牢、钉实。要钉准地方,还需要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独具慧眼,找准墙砖之间的间隙,遴选那些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知名度高的产业项目,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选择、不带目的地盲敲瞎锤。
目前在我省经济板块中,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力强的项目不多,这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而当前中国经济局势又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同时我省“两型”社会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这就更需要我省具有一批市场前景好、升值潜力大、技术创新强的重大产业项目。
其次,要钉得紧、钉得牢,在于要持之以恒,就是“一锤一锤接着敲”。钉钉子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也是如此,都需要持之以恒、持续发力。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一个项目一个项目钉下去,狠抓落实,埋头苦干,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但要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然将事倍功半、一无所得。长此以往,一届接着一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终能取得成效、赢得胜果。
最后,要钉得实,还要巧用力。钉钉子绝非简单的体力活,它更可以说是一门技术活。它不是重复一遍又一遍的机械动作,而是讲究方式方法,就如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也正是基于长远计划与战略大局的考虑,而不是胡乱一气,钉上辄可。其次,要把钉子钉在最恰当的位置,使钉子之间相互联结、配合,形成合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同样也要从点到面进行缜密的规划,“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多开展点对点、小分队、个性化招商”,做到依靠龙头产业带动整个园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钉钉子”中有学问,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同样也有学问。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会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关涉到协调、交流、配合,以及三方利益关系,遂在此之前,不妨先学习学习怎样钉好钉子。
文/肖添福
来源:红网
作者:肖添福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