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业板暴跌都是IPO新政惹的祸?

来源:红网 作者:陈王伟 编辑:易木 2013-12-04 00:02:27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30日,证监会公布《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12月2日,创业板指数下跌8.26%,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有209只股票跌停,仅3只个股收盘上涨;成交量则放出历史天量,达到2246万手。市场普遍认为,创业板的命运在上周六证监会出台IPO新政后就已经注定了。不准借壳、批量发行、存量发行、控制“三高”等政策让创业板逐渐失去了吸引力。(12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
  
  IPO新政确实对创业板个股有一定的影响。在那些等待上市的企业当中,有80%是中小板和创业板,这对于现有的创业板个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稀缺性将不复存在,资金会被分流,平庸的公司会被边缘化。同时,创业板不准借壳也对创业板绩差股形成杀伤力,不能借壳使得创业板的个股不再有“壳资源”的说法。创业板绩差的个股失去了壳价值,引起了垃圾股的“末路狂奔”。
  
  尽管IPO新政对创业板存在这样那样的影响,但是把创业板的暴跌归结为IPO新政的出台,难免有失偏颇。
  
  创业板的暴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业板自身的估值过高,创业板的高PE是创业板股价的不能承受之重。当前,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依然接近60倍,而一些热门个股,更是高达百倍以上,可以用“市梦率”来形容。
  
  尽管市盈率高企,场外的资金依然热衷于创业板的炒作,融资融券也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据报道,11月29日,融资客一共融资买入创业板股票金额达到14.93亿元,其中,融资买入华谊兄弟、乐视网、掌趣科技的金额分别达到4.83亿元、1.09亿元和1.27亿元。而这三只个股的市盈率在经过两天的调整后依然高达63倍、121倍和182倍。虽然说在文化传媒行业中将来可能诞生出伟大的公司,但是一个公司的股价一旦透支了以后数年的成长,也难免要休整,也需要以时间来换取空间。
  
  创业板暴跌的另一个原因是成长性存疑,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创业板的成长性乏善可陈。一只股票的价格最终是由它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如果成长性不佳,即使在短期内有资金推动,当资金推动到一定程度,还是要选择兑现。在一场由资金导演的盛宴之后,留下的必定是一片狼藉,就算没有IPO新政,创业板的股价也必将回归。
  
  随着IPO的重启,更多的创业板新股将上市,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走上漫漫回归路,而少数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将浮出水面。
  
  文/陈王伟

来源:红网

作者:陈王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04/32155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