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竞拍者是原使用者,一看就很吸人眼球。公车拍卖出发点本是减少公车浪费,节约行政成本。可说好公车拍卖,最终大多数公车又物归原主了,不得不引发群众的质疑。不少人担忧一些单位和官员打着拍卖公车的旗号,实则通过“内部消化”的方式“瓜分”公车福利,将公车私有化,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制造新的社会腐败、不公。
其实,群众的质疑并不无道理。虽说车辆的起拍价是由有关专业部门在基本评估价基础上参考市场因素给出的,但从结果来看,169辆车,1192万,平均单价7万左右,价格显得相对便宜,起拍价具体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没有给民众一个说法。7万元竞购一辆政府用车,按理说民众会很乐意接受用这个价格,可为何最终还是大部分公车还是被原使用者拍走了呢?是普通民众不会算账还是根本不敢和领导竞购?都说拍卖现场的气氛非常火爆,可最终还是民众竞拍不赢领导,这到底是因为领导更有钱还是出现了权力的干预?
公车拍卖的目的是要扭转领导干部的特权思维,让公共权力能够更大限度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公车拍卖只是公车改革的一个环节,之所以引发诸多质疑,主要在于拍卖过程不够“阳光透明”。群众担心的则是在各种权力的干预之下,公车改革走不长远。公车改革并不只是领导干部个人的问题,因此公车拍卖不应该成为政府的“内部事务”,也绝不能由政府和领导干部“自导自演”。
公车拍卖要真正行之有效,应该对所有一切进行明码标价,把车况“晒”得清清楚楚,把程序和结果公示得明明白白,避免暗箱操作。同时还需设计更为严密的制度约束和更加严格的社会监督作为保障,方能防止公车拍卖“变味”为领导干部瓜分公共财产的“盛宴”,既给纳税人一个明白,也还公务消费一个清白。
文/子夕
来源:红网
作者:子夕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