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留守儿童”那样,反复刺痛公众柔软的心。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安全一类的惨剧、以及给社会带来危害一类的悲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关爱留守儿童,实在是一个等不起的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然而,受地域、户口及自身经济条件等限制,许多农民工子女不得不留在家里生活和学习,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两地分居的局面。因此,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有6000万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尤其是亲子教育缺位比较严重。家庭在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的外出务工使得儿童成长中的亲子教育出现缺位和中断,这就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父母缺位”现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间“亲情陌生化”的现象比较明显,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增加,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于是不少留守儿童选择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发泄心中的孤独与不满,广安女孩小琳,并非天生的坏女孩,她烧毁邻居家的房屋,只是源于一个简单而幼稚的想法——“想妈妈回家”。如此要求过分吗?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建立寄宿制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儿童集中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寄宿制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把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的大家庭和成长成才的摇篮。再比如建立“代管家长制”。有些学校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管责任人,教师与儿童结对,义务代管,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籍。当然,最理想的措施还是赋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权。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给予流动农民市民待遇,能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近入学。
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天空不应有阴霾,而这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关心和支持。
文/钱桂林
来源:红网
作者:钱桂林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