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一生需要办103个证”,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必办事,必由路。而事实上至少一部分国人一生所需办理的证件,远远超出了103个。这也就是一个人一生需要办更多证的另一些“人之证”版本的由来。
证件繁杂繁多的直接原因,未必一定是一种行政需要,也未必一定是一种管理需要,倒可能是存在着尽人皆知又未必尽人皆戳破的“猫腻”,那就是办证必收费。至少一部分行政收费的目的,就在于老百姓兜里的那几个钱。
古人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要小看了这些看似“小钱”的行政收费。据报道中给出的数据:清理之后,全省每年将因此减少13亿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那么,反过来论也一样,未清理之前,全省每年增收了13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而另一种说法就是,为全省民众增加了13亿元的经济负担。一反一正之间,不仅仅是政府多收了三五斗的问题,也是公众多赔了三五斗的问题。
少收一点为民利,少收一点为民生,少收一点为政府树立民生形象。然而,少收费用的同时,又折射出政府行政性收费的短板。若干年来一直存在着政府与民争利,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紧盯百姓钱包的现象。去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取消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合并1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省级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骤减三分之二以上。“聚减”三分之二,这种“聚减”的收费项目,本来是可以惠及民生,还利于民的。如今的“骤减”,其实只是对与民争利的某种形式的补偿。因此可以说,人们应该为此而击掌,但却不需要对此感恩戴德。
取消户口簿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不仅是与民争利之转变。从政府的角度看缩减行政事业性收费,它当然是一种“赔本”。户口簿工本费,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收取过。实际上工本费用不过两三块钱,一张塑料皮加几页内页,能值多少钱?同样,身份证升级换代费用等收费项目,也存在着与民争小钱的嫌疑。这些收费项目的真正目的与性质,其实是政府部门在行政及社会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管理方便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行政手段,这本身就不该由民众买单,而是管理者分内之事。
综述之,无论是不再与民争利,还是官方视角上的为民“赔本”,这都是一种政府服务意识的可贵转变。不仅值得期待,而且值得推广。
文/李振忠
来源:红网
作者:李振忠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