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委管食堂,真的不需要致歉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晓刚 编辑:刘艳秋 2014-08-31 00:27:17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一份“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纪检委”的红头文件在网上热传。该文件称,该镇食堂炒菜很少有肉,决定对食堂相关管理人员及厨师等人处以罚款。昨天,沙河镇党委通过微博回应称,此事系公文行文和发文不规范所致,向广大网民致歉。(8月30日《京华时报》)
  
  纪委下红头文件管食堂事儿,随着这份致歉声明,似乎该尘埃落定了。但笔者还是想为当地纪委点个赞,至少他们“多管闲事”的劲值得其他部门学习。
  
  无论事出何因,机关干部也是人,忙里忙外一天,吃饭却连块肉都吃不到,难免影响情绪。问题的根源肯定在食堂管理方,当机关干部从基层忙完回来,对食堂纷纷抱怨时,无论是作为行政管理方还是党政管理方,均不应该回避,而应该主动迎上去,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确保解决同志们的温饱问题,方能将工作干出成效来。
  
  这里有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食堂出于何原因致使菜里面没有肉星儿,是因为伙食补贴不够还是政府欠着没给,是食堂具体操作人员故意克扣粮饷还是机关干部长期欠着饭钱不给,纪委下文是不是因为别的部门对于机关干部们的反映无动于衷……
  
  短短的新闻,看似围绕着纪委该不该下红头文件管理食堂来展开的,但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却很多,也耐人寻味。
  
  如果说当地镇纪委有错,那只能说错在发文不规范,行政处罚却用上了纪委的红头文件,但仔细一想,似乎又无大碍。食堂虽然上不了机关的大堂之雅,但它的存在却关系着全镇机关干部的温饱问题,如果食堂出了问题,仅仅靠行政部门检查、整改了事,似乎处理的太小儿科了。
  
  近年来关于机关食堂腐败的案件也不在少数,有的政府部门机关人员只出少部分钱,而大头由单位进行补贴,无论你吃与不吃,每天都在划拔着费用,如果到点了个人卡上有节余,就必须在食堂进行消费清零,否则过期作废,你要清账,还必须在食堂购买指定的东西,价格自然也就没得商量。
  
  此次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纪检委下红头文件通报食堂管理人员,如果食堂是机关办的,人员、编制、补贴都是镇政府管理,那么纪委以红头文件方式进行通报食堂只有素而无萦,并无过错,毕竟小不防必成大错,而纪委对于腐败的源头有察觉和杜绝之权力,虽看似小题大做,但确有此必要。
  
  纵观当今社会,虽风气有所好转,但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固守阵地”的做法也是备受民众诟病的,民众常为办一件事儿,却被各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公说婆管,婆说媳管,最后找不到管事的主儿。江西沙河镇纪检委下红头文件管食堂,虽受舆论质疑,但至少他敢管,敢于承担责任,在机关人员眼中,纪委也是主管部门,只要他们的呼吁有部门管,就说明镇领导是重视的。
  
  我们当下的社会太需要这种“管事”的主儿了,在民众的眼里,大到省市领导,小到身边的执法者,都代表着党和政府,无论是否他们管的份内事儿,只要民众的事有人管,民众的呼声有人应,民众的心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文/谢晓刚

来源:红网

作者:谢晓刚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31/34539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