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水北镇熊坑村,一民营企业家先后捐资3600多万元,建18栋连体别墅共72套,用于改善乡邻的住房条件,每户只需出资3万元就可入住,困难户免费。目前,熊坑新村现已全面竣工,老人一日三餐免费。(11月26日人民网)
俗话说,树高千尺不忘根,这位企业家在发家致富后没有忘记家乡的人,出巨资帮助乡亲改善住房条件,确实令人感动,值得尊敬,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其中就没有问题。当财富投放到社会之中,我们就有必要去反思它是否实现了自身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与建豪华别墅相比,这三千多万是否本可以解决乡民们更为急迫与长效的需求?
众所周知,就算在农村,一栋别墅也价格不菲,而住得起别墅的基本上都是富人。而在熊坑村的经济条件下,乡亲们搬进了别墅,看似过上了“光鲜”的生活。但事实上,其对于村民的共同富裕,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
近年来,许多农村都大搞建设,政府或企业家出资,建起一片全新的居民区,其中不乏“豪华别墅区”一类。这类别墅刚刚建好的时候还有模有样,等乡亲们一入住,人们往往会看到一幅极不和谐的画面:精致的阳台上养着鸡鸭、偌大的庭院里晒着玉米、房前的花园里种满了农作物……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村民们的生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把原来的家什整个转移到别墅里而已。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权利干涉,但是反思却是少不了的:诸如此类的“面子捐赠”真的“物尽其用”了吗?
乡亲们最需要的不是“豪华别墅”,而是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强的自主致富能力、更多的创业资金以及更通畅的创业途径等等。只有拥有了这些,“豪华别墅”才不仅仅是一个虚荣的外壳,村民们才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延续这种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沉浸于一时的“光彩”而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企业家和政府只有改变这种“面子”式的扶持方式,才能使村民们的幸福不仅仅是“面子”上的,须知只有村民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的幸福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文/晏旸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晏旸
编辑:宋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