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取消编制能治“同工不同酬”痼疾吗?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编辑:夏熊飞 2016-01-27 00:04:27
时刻新闻
—分享—
  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这个说法源自1月15日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的表态。该人士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外界分析,之所以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跟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相关:这次养老保险改革并未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解决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的遗留问题。(1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编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特定时代有其贡献,但时至今日显然已成为违背公平、制约效率的痼疾。更多时候,编制成为“同工不同酬”的理由和借口,或者说“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其实质就是“想公平?没办法!”
  
  编制捆绑着高福利,人为将同一单位的职工分为三六九等,进而形成了“有编制的少干活多拿钱,没编制的多干活少拿钱”的怪象。更有甚者,明明编制足够,却要专门聘用大量人员,使一线职工成为编制员工的打工者。动辄临时工顶雷的城管行业,就是如此。
  
  取消编制就能同工同酬吗?未必,看看已经取消编制的单位,老人和新人、单位聘和劳务派遣等多种差异同样存在,这说明即使没有编制做借口,只要没有有力的政策督促,有些人就绝不会放弃既得利益,更糟的结果是,编制的取消会还让大量聘用人员失业,同时降低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取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财政拨款,那么高校和医院完全可以通过创收来弥补资金缺口,进而使百姓上学和看病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财政负担减轻后,若依然同工不同酬,百姓负担却明显上升,这样的改革不要也罢。
  
  同工同酬是《劳动法》的明文规定,普遍违法、执法不力才是造成乱象的主因,取消编制也许会有助于其解决,但若仅将希望寄托于此,未免太过天真了。
  
  文/宋鹏伟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1/27/38981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