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传播学的一篇硕士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意外走红。在传播过程中,这篇文章被简称为“云吸猫”论文,并引起了吃瓜网友的争议。很多网友为这种新颖的选题点赞,但也有人质疑说,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云吸猫’,是“占着顶尖的资源,不干正事”。
笔者也是主修传播学的学生,特地去下载了论文全文。通读之后,我想说:这样的论文一点也不“奇葩”,更不是“不务正业”。像这样接地气、有生气的论文,多出现一些才是好事。
论文的作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篇论文虽有缺憾,但得到了盲审和答辩老师的认可:“这个也是隔行如隔山,外行看个热闹嘛,只有内行才能看出门道。”但观察网络上批评的言论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外行”看不懂,而是这篇论文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成了“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吸猫,称‘云吸猫’是精神‘鸦片’”这样简短的信息。网络上很多质疑的声音,一看便知是粗读标题,并没有明白这篇论文的真实内容就发表了评论。
事实上,读完论文标题,便会明白它讲的并不仅仅是“云吸猫”这种表层的现象,而是试图从网络迷群的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从文章的目录可以看出,作者对“云吸猫”有深入的思考和完整的论文架构,论文写得很用心。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篇论文的语言并不呆板单调,既做到了严谨,也避免了令人生厌、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读起来非常舒服。
“云吸猫”确实是日常小事,但正如作者所说,做研究要把日常的事物推到远处去看。这种精神,正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所推崇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能够把“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与“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进行联系,将个人境遇与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结合在一起,在理解个体的同时窥见整个社会的走向。这就好比一个人失业在家,那是个人的问题;而成千上万的人都找不到工作,那就成了社会问题。如果这时候我们分析这个人失业的原因,还认为只是个人因素,那就缺乏社会学想象力。同样的,一个人“云吸猫”是小事,是个人爱好不足为奇。而成千上万人沉迷“吸猫”,那就完全值得追问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也许这篇“云吸猫”论文确实不足以解答吸猫现象背后的所有问题,但这种扎实的探索真的非常可贵。
从生活小事出发,用心收集材料,反复修改完善,追问小现象背后的大问题。在一大批东抄西借、故作高深的学术论文中,“云吸猫”论文简直就是一股“清流”。笔者和身边的同学也经常参加学术项目,也和不少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学姐聊过天,提到写论文大部分人都摇头叹息:学生搞研究,本来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就不够充足,真的很难驾驭宏大主题。再加上功利的目的,大量同质化的速成论文被迅速生产出来,很多所谓的“研究成果”简直就是“学术垃圾”。相比“云吸猫”这样接地气又用心的研究,恐怕某些看似高深宏大的“研究”,才是真的“不务正业”“浪费资源”吧。
“云吸猫”论文并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它只是一篇有亮点的正常毕业论文。它的意义不在于引发热议成为“网红”,而在于它是一个学生踏实认真的学术探索。这,也就足够了。学生写论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成果转化,而是通过切实的体验、探索学习做学术的方法和精神。我乐见网络上还有那么多人热切鼓励“云吸猫”这样的论文;我乐见还有那么多人,没有仅仅因为一个关键词就轻易否定一个大胆求新的学术探索。鼓励真诚创新的学术探索,拒绝看似高深的八股论文,多么需要这种宽容明理的环境啊!
如果非要说“云吸猫”是一篇“奇葩”论文,那我宁愿这样的“奇葩”再多一点。
文/褚诗雨(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褚诗雨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