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啥是佩奇》,一般来说,我对大众狂欢会有本能的排斥。今天下午正好有空,就打开看了看。
粗看之下,确实不错,至少是模仿泰国故事化广告的一个尝试吧。
就像品茶一样,口感易得,但品质究竟如何,还得看喉咙间的回味如何。仔细品一品,那种幽默感之下,是难以表述的悲伤。
这是乡村的失败。城里的儿子征服了爸爸,因为爸爸嘴巴上倔强地说不去城里过年,但还是去了。乡村,就这么让人嫌弃吗?至少对我不是,对我的朋友们不是,我们再远,都热切地期待着回家,回到乡村的老家。
这是中国的失败。城里的孙子说要佩奇,爷爷满世界——村庄就是他的世界打听,什么是佩奇。中国乡村不是这么落后,广告对爷爷和破败乡村的奚落,是城市小知识分子在西洋文化包裹着的可怜认知中固有的偏见。
至少,我的女儿并没有和她的爷爷说要佩奇,我告诉她,想看青蛙的样子就去爷爷家看。可惜的是,春节的乡村,只能看到蝌蚪,而青蛙依然在冬眠之中。
广告的结尾,爷爷挂断了同龄人——另一个爷爷的电话,后者落寞地看着农村破败的土墙上的广告,“大年初一不收礼,全家进城看佩奇。”
也就是说,不仅进城的中年人嫌弃乡村,连爷爷辈的人都向往着进城看佩奇,而不是全家团圆在乡村看大戏。
《啥是佩奇》这样无情嘲讽中国农民和中国乡村的广告,竟然值得大家如此狂欢。公众真的如此容易被操纵?
文/肖郎平
来源:红网
作者:肖郎平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