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评线】红辣椒网评:让数字中国建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陈乘 2020-07-14 16:25:2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助力全民战“疫”、打通产业堵点、推动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浪潮加速席卷中国。数据显示,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可以看到,我国各行各业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润泽”下都呈现出“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良好态势,各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政务服务普惠高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数字文化、数字生态领域的发展创新成就,必将助力中国数字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化被动为主动,数据集成、平台赋能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从程序化反馈到快速灵活反应转变,新型智慧城市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发展阶段。接下来,我们要不遗余力提高数字化程度,加快推进实现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以最终实现产业经济从线性增长到指数增长的升级。

化低效为高效,数字经济建设让中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数字经济的发展显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在信息技术浪潮下,我国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经历着“数字蝶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化转型在优化重塑产业链供应链过程中,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内贸批发平台1688的云供应链工厂,春节后一个月内对接了超过1000万个产能共享订单,每天平均上万家工厂在线分享产能。数字化批发能力的应用,让外贸工厂得以快速接入内贸经销体系。数字经济建设正在从低效向高效发展,让中国经济提质增效,产生“量”与“质”的飞跃。

化粗放为精准,数字经济建设为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带来新融合。数字经济不断渗透下,新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数字经济还带来了大量就业。从消费端的直播生态就业、“云柜姐”,到供给端的创新迭代、产业带创业者;从供应链上的数字仓管理师,到蚂蚁森林养护员、开创大病互助共济新模式的相互宝调查员……过去一年,新消费带动了大量新就业,成为数字经济创新探索的又一大亮点。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通过“数字化”建设,数字经济建设为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带来新融合,正在点亮百姓生活,让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更加便利化,让很多生活中的痛点逐渐被“治愈”,大大改善了民生。

“雨生百谷,润物无声。”数字中国,不仅重塑了千行百业,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要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来源:红网

作者:陶玉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14/76185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