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随地吐痰成为战“疫”的“漏网之鱼”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刘昱 2022-03-14 15:59:57
时刻新闻
—分享—

□王红峰

陕西省疾控中心疾控专家张义3月12日在接受第一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传染性非常强,西安市已有病例因在户外行走时未佩戴口罩被传染,建议市民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在户外活动也佩戴口罩。张义说:“当时的场景是,病例A在近距离路过病例B时吐了一口痰并快速离开,病例B当时没有佩戴口罩。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吐口痰就能造成传播吗?病例A于3月8日确诊,3月6日已处于排毒期。而此时,病例B又没有佩戴口罩,就这样被感染了。”(3月12日 光明网)

其实,小小的一口痰不但是新冠病毒的“培养基”,肺结核、流感、流脑等患者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更多。有学者报告,在一口痰里竟有5000多万个结核杆菌;在患者一天所吐的痰中,结核杆菌可高达30多亿个。结核菌在痰中的生存能力很强,在阴暗角落里可以生存6~8个月,在6~10℃环境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之久,在阳光直射下也能活一天左右。而在痰干燥之后,被风刮起,其可形成4~5微米的尘埃在空中漂浮,这种尘埃飞沫若被健康人吸入,就会感染肺结核。

随地吐痰既是一种极不卫生的行为,也是一种素质低下的不文明行为。说到底,随地吐痰是国民素质的问题,不要随地吐痰是每个国民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管好自己的口。如果大家都从内心里认识到随地吐痰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都检视自己的行为,并把不要随地吐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

当然,要杜绝随地吐痰不能仅靠自觉,还须法来治。如2020年,山西省出台《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规定要求,若发现吐痰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其依法委托的单位可责令清除痰渍,并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视具体情形予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山西省出台“禁痰”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向随地吐痰坚决说“不”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此外,当我们在患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感冒时,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咳嗽时,要用胳膊挡住口鼻;咯痰要将痰吐在附近的厕所中,然后冲水将痰冲入下水道。若在外面,也要吐在手纸或湿纸巾上,包好后可放入干垃圾类。

总之,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无论是靠立规执法还是靠文明自觉,我们都不能让随地吐痰成为传染病传播的“帮凶”,绝不能让随地吐痰这一丑陋行为成为防疫防控环节的“漏网之鱼”。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3/14/110070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