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燕(山东大学)
9月24日,网传河南辉县市近百只山羊集体跳崖死亡,村民损失高达十几万。在惊人数字的加持下,这一新闻很快冲上了热搜,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引发了网友的大量讨论。9月26日上午,经《潇湘晨报》记者联系羊主人核实,真相方才水落石出。原来,跳下去的山羊不到20只,死了18只,损失2万多元,远不及最初报道时的数目。从近百余只到不到20只,如此巨大的反差,实在离奇。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如此令人大跌眼镜的“反转”新闻并不少见。
从此则新闻的内容来看,遭受不幸的群体又是身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村民,对于这一类人群,光是“近百余只”“十几万损失”这种字眼便足以挑起大众的惋惜与同情情绪,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可见一斑。而毫无疑问,转载和传播此新闻必定能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讨论,点击率和阅读量自然也能有所提升,既没有成本损失,又能“白嫖”流量。
但其实只要细心核实便能发现,此则新闻的新闻来源极为单薄,仅有的两个数字信息分别来自附近知情人士和乡村委会工作人员,其中无一是此次山羊跳崖事件的当事人。很显然,此事件未经当事人核实,便以新闻报道的方式登上了热搜榜单。
登上热搜永远都不是新闻媒体的使命,追寻真相才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获取新闻来源的途径也越加方便且快捷,人们几乎是居家不出便能知晓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既有真实发生的事实,也有隐匿性极强的假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的繁多庞杂和真假难辨,人们无暇筛选出最具价值的真实信息,大众于是越发依赖于媒体营造的信息环境,逐渐习惯于通过热搜上的新闻了解天下事。这也就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把关人”作用和与之对应的新闻核查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可是在此次的山羊跳崖事件中,许多新闻媒体未经进一步核实转载发布。不难看出,新闻媒体的新闻核查素养值得深思。不论何时,新闻媒体都应以追求事实、揭示真相为己任。虽然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大多数媒体都“跑”不过新闻,但是即便是再慢一点,仍可以在追寻中找到真相。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婉燕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