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器官捐献率低,哀而不伤的社会化传播是破局之道

来源:红网 作者:刘诗萱 编辑:田德政 2022-10-22 16:38:31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刘诗萱(湖南女子学院)

近日,中共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定宇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谈及器官捐献的话题时,他介绍,自己是一名渐冻症患者,此前决定捐赠遗体用于渐冻症研究。他表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如果我们能够做点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10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或许是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生,张定宇更懂生死的意义和价值。在医学领域,器官捐献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对有效的医疗手段,是受捐人能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它又被大家称为阳光下的生命接力,《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0)》显示,1例器官捐献者最多可让11人获得新生。器官捐献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一个人捐献器官可以换来一个人或多人的重生,同时也拯救了许多家庭。

器官捐献如此重要且意义非凡,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器官移植严重短缺,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我国大约有30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但只有1万例患者能成功进行器官移植手术。而与此同时,2020年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仅为3.70,而2015-2020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数量为29334例。尽管中国的器官捐赠排名世界第二,但由于我国人口庞大,整体的供给缺口依然十分严峻。

器官捐献率低,这有着复杂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导致器官捐献是一个站在家庭伦理道德悬崖边上的救命行为。自古以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的观念,让公众产生抗拒心理,因为器官捐献对于患者来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是对于逝者的家属而言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同时中国人“乐生恶死”的观念,也阻碍了遗体捐献以及器官移植相关话题在公众空间的讨论与传播,关于“死亡”的话题,历来都是禁忌。

由此看来, 器官捐献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不断克服伦理道德的约束,努力解决复杂的道德难题,在尊重逝者以及家属的基础上让公众更能接受器官捐献背后蕴含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需要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让公众认知到器官捐献,探索“哀而不伤”的社会化传播。

在如今的社会化传播中,捐赠者往往和负面事件绑定在一起,捐赠者多是遭受了意外不幸而离世,如“车祸”“抢救无效”“意外”“自杀”等,这种负面的与死亡相关极近的信息是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受赠者的角度进行积极而正面的传播。受赠者其实也更需要大家重视,正如此前所说,等待生命救援的人每年有30万人左右,这数字可能更加庞大,因为器官移植的费用十分高昂,普通患者只能用时间来耗走生命。正如张定宇所说“如果我们能够做点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器官捐献是一种十分利他的社会行为,有论者说这是一种不谋求任何物质回报,典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绝对利他”的道德选择。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积极的去倡导和传播,并积极出台各项政策保护捐赠者以及受赠者的合法权益,让器官捐献透明进行,让生命在阳光下接力。

器官捐献不仅挽救了生命,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更能促进社会公众对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思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个体的奉献如点点星火,但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爱”,那世界将更加美好。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宣言。

来源:红网

作者:刘诗萱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0/22/119680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