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一部电影唤醒刻在中国人骨子里对诗情画意的基因。《长安三万里》的叫好与叫座,焕发出中华文化的自信和魅力,再一次彰显了“何以中国”的深厚底蕴和豪迈慷慨。从辽阔无亘的边塞关道,到芳菲艳丽的江南风光,又到盛世繁华的大唐景况,更有李白、高适、孟浩然、崔颢等大咖顶流云集,几十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唐诗款款而出……用一堂传统国学文化课来形容《长安三万里》恰到好处,掀起跟颂唐诗的观影体验,美轮美奂、身临其境,时而高亢激扬、时而温柔惆怅、时而笙歌行乐,无不散发出唐朝文化的风华与妩媚。
一滴水折射太阳光辉。《长安三万里》展示出唐代文化的精彩华美,镌刻那个盛世壮阔时代的恢弘景象。“长安”是一个标点,“李白”更是一个时代的“代言”,窥见中华历史和华夏文明的锦绣华章。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犹如灿烂星河、辉光闪耀,秦皇汉武、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琴棋书画,不胜枚举,无数诸如“长安与李白与诗”的故事更像一颗绚烂的明珠,镶嵌进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长河里,交织出华夏弦歌最为恢弘的乐章,绵延不绝的锦绣文化画卷又何止“三万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安三万里》不以言表的自豪感和壮怀激烈,正是那中华文化、华夏文明之根与魂的自然涌动。情不自禁与情景波动心跳、按难不住与诗句同振共频,山水墨画的中国式独有写意与现代化影视技术的融合,让那历久弥新、经久更盛的文化魅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源泉,传递给每一个屏前观澜与沉浸的你我,那种超越自我、超脱时空、飞峡流水的荡气回肠,皆因文化因子的碰撞与摩擦。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历史和时代赋予文化之生命源头,文化和文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借用“李白”的一句台词,“我们生于盛世,当为大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进新征程,走好赶考路。中国人矢志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为伟大之梦,憧憬亿万人民的憧憬、向往亿万人民的向往、幸福亿万人民的幸福,以“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壮烈激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志向、“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韧不拔,徜徉在伟大新时代的实践蓝海,为历史讴歌和文明华章叙述我们这一代的丰功伟绩。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