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9岁院士坚守讲台:育人初心不改,灼灼桃李遍开

来源:红网 作者:韦丁楠 编辑:田德政 2023-02-25 20:24:10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韦丁楠(山西大学)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89岁高龄的钟万勰院士讲课的照片在该校师生的朋友圈刷屏。画面中的钟院士将拐杖放在一旁,手撑着讲台,坚持站着为学生们上课,不禁让人敬佩、赞叹。(2月24日 新华社)

耄耋之年的钟万勰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为中国计算力学跻身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样一位学富五车、功成名就的院士始终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天职和使命。他重视自己上的每一堂课,无论讲过多少遍的课程都要认真备课,为学生发放自己亲自撰写的讲义;他精神矍铄、嗓音洪亮,以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将满腹经纶传授给莘莘学子;他坚持站立讲课,以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姿态上好每一堂课。

白首佝偻,三尺讲台依旧;育人初心不改,涓涓溪水长流。衰老的身躯和来的伤病都无法动摇钟院士教书育人的信念,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师生们总能看到钟院士拄杖前行的身影。那并不高大的身影如同火炬一般,照亮茫茫的学海,为无数学子引路,指引他们前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钟院士感染了认识他的每一位学生,也激励着他们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攀。育人之心,春风化雨,良师如此,润泽桃李多姿。

赤诚的育人初心,是肥沃的净土、清洌的甘泉,如同阳光雨露般滋润生灵,催发绿意。教育的灵魂便在于此,在于心中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心怀教育之魂者,方为良师;与良师为伴,前方必有烛火。无论是深扎山区四十余年的乡村教师支月英,还是用一根扁担挑起无数儿童未来的张玉滚,亦或是呕心沥血为1800多名山区女孩铺出大学道路的张桂梅,都是教育之魂,都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双鬓,他们却用岁月染红了枝头,绽放出粉黛,缀满了桃李。无论是钟万勰院士,或是张桂梅校长,他们用佝偻的身躯,筑成了共和国的脊梁。

师德菡萏盛若红霞,莲池之中也有污泥横生。钟院士为教育白首不离、丹心不改;而如今的一些教师却抛弃了教书育人的初心,污浊其外,败絮其内。不管是去年11月发表言论称“不希望大连疫情停止”“希望孩子在家把家长整崩溃”的幼儿园老师,还是今年2月在报告会上鼓吹外国人血统、宣扬拜金主义的陈宏友,他们心中没有为青少年指引正确道路的责任,没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败坏了师德,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初心,甚至缺乏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无忠心家国之义、无尊老爱幼之心、无明辨是非之识者,为人尚且不正,况为人师哉?幼芽之下,岂容浊水横流。中华民族未来的花朵需要心怀教书育人使命、坚守教育初心的教师来栽培,而非三观不正、素质低下的败类。

富兰克林曾有言,“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育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唯有心怀教育使命的良师才能为祖国的花园播下颗颗良种,开出明艳灿烂的花朵。

而今,钟院士的脚步依旧在校园中回响,拐杖撑起的身躯依旧在焕发出照亮学生们前行道路的光芒。钟院士不仅是炬火,更是飘扬的旗帜,为中华民族的教书育人者提供了典范、树立了标杆。唯愿所有的教师都能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春风雨露遍野,桃李华彩灼灼。

来源:红网

作者:韦丁楠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69/123624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