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淄博以礼相待,游客也应报之以“礼”

来源:红网 作者:曹怡琳 编辑:刘昱 2023-05-01 20:01:33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109154130.jpg

□曹怡琳(同济大学)

淄博烧烤自走红以来,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五一小长假的到来更是为淄博“添了一把火”。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淄博酒店、门票、租车的总预定量相比较2020年增长了300%,大波游客涌入淄博,淄博烧烤成为淄博市新的文旅IP。整个淄博市上至政府出台政策保驾护航,下至民众自发礼让招待游客,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让游客在淄博吃好喝好,为游客实现一场最完美的淄博之旅。

淄博火了以后,不只是烧烤,绿豆糕、鸭货等小吃店铺也成为大批游客的打卡目的地。在视频平台上,有人发出了卖绿豆糕大爷做生意的原因:因为在家里会被老伴唠叨,每天骑着三轮车借着卖绿豆糕出门散心。大爷的可爱成为不少人“慕名前来”的原因。还有鸭货店的年轻小哥,因为被游客调侃会害羞,也收获了不小的热度。外来的游客与当地的商户似乎达成了一种亲切的关系,超越了“你好”“谢谢”的客套与生疏,二者之间生出仿佛老友之间的熟稔。

但是,过度亲切则是逾越。部分过分热情的游客会等在大爷的家门前买绿豆糕,使得大爷迫不得已天天出摊,原本的小爱好成为正职。甚至还有游客逼停大爷的三轮车导致翻车,现在大爷因为腰扭伤在家休养,即便如此大爷还是让儿子代替自己出摊。鸭货店的小哥也收到了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些年轻女游客要求去摸小哥的肌肉,即使小哥有些无措与无奈,但也没有拒绝游客的要求。

以礼相待,贯穿着这次淄博爆火的全过程。最初是因为山东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到淄博隔离,淄博在物资运输紧张的情况下还是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学生有丰富的伙食和良好的住宿环境,还有工作人员心疼大学生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零食。大学生十分感动,约定等到疫情结束后回到淄博旅游,于是在大学生的反哺之下,掀起了一股淄博旅游的热潮。

疫情期间淄博人民的“礼”,成为淄博受到关注的一个缺口,而淄博市也凭借着自己的“礼”扩大关注的规模与热度。淄博市文旅局局长开通烧烤专列高铁,亲自出面欢迎大家的到来;政府连夜修建道路和烧烤城,规范商户行为、惩处违法乱象;淄博民众自发为外来游客让座,为排队的游客提供免费的食物,淄博市上上下下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何为以礼相待。也正是这一份真诚,使得原本城市经济、文旅特色不算出色的淄博此次一骑绝尘。

东道主的以礼相待,理应换回一份礼貌的回应,但却有部分人把他人的礼视作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特权。追逐大爷、摸小哥的肌肉,他们出于玩笑的原意可能成为对他人的冒犯,打扰到商户本身作为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还有部分游客表示如果商户不遂自己的意,淄博市文旅局会要求他们整改。尽管这更多只是玩笑话,但我们不希望淄博市政府的一片好意,成为部分外来游客把自己放在上帝位置提无理要求的靠背。

同样的,淄博市人民自发为外来车辆让路、为外来游客让座,是出于淄博市人民本身的热情好客,及其对自家城市形象的维护,如此暖心而值得被感谢的行为不应被部分外来游客视为理所应当。淄博市人民的以礼相待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应该得到我们大声的一句感谢与赞叹,而不能让部分外来游客产生自己有特权的错误认识,让真诚的淄博人们寒心。当淄博市人民得到正向的肯定,他们会更愿意,也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以礼相待的队伍中来,如同传送带一般源源不断地向外扩大输送善意的范围。

淄博以礼,与全国各地的人民搭建起了一份相互信任的桥梁。这座桥梁应该被全国各地学习,越搭越长、越宽,托起全国人民,托起有凝聚力的整个民族。

来源:红网

作者:曹怡琳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9/83/126159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