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残障女性被标价征婚?警惕用“彩礼”模糊“买卖”

来源:红网 作者:邓慧莹 编辑:刘昱 2023-10-08 20:06:5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邓慧莹(广西大学)

“彩礼18.8W,农村女孩21岁,八成智商,听话,能踏实过日子……”近日,一个名为“才哥(全国相亲)”的主播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多条“征婚”信息,其中多条为女子相亲的视频都将彩礼明码标价对于上述内容,不少网友在看到后认为,该博主是以相亲名义公开拍卖智力残疾女子。当前,该主播账号在短视频平台销声匿迹,而其IP所在地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的警方已介入调查。(10月8日 红星新闻)

这件事的影响是恶劣的,讨论是广泛的,它背后反映的买卖婚姻灰色地带、残障人士婚姻自由难、互联网监管难等问题更是引人深思的。

首先,这个披着“婚介”外皮的“中介”,涉嫌以“彩礼”之名行“买卖”之实。

在接受采访时,该主播声称自己是“正规婚介”,有需求可以到他们线下的婚介所相亲,“交完彩礼,另付两万元介绍费就可以把人领走”。主播口中的“把人领走”颇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意味;“先结婚后恋爱”“闪婚”等字眼也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桩“快餐式”的交易。

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彩礼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属于“礼赠”,而在这场交易中,“彩礼”不再是“礼”,而显然地扮演了货币的职能。反观这一场场买办婚姻的案例,又何尝不让人怀疑其是一种披着婚姻外皮的人口买卖?

其次,一直以来,由于主体的特殊性,保障残障人士的“婚姻自由”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和难度。这需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携手搭建残障人士可自由相互选择的合法正规平台,警惕部分别有用心之心,乘机干“买卖妇女”的违法勾当,让部分残障女性沦为生育工具。

在此次事件中,这些残障女性的个人照片等信息被集中挂在网上征婚,并标注彩礼。她们由于大多智力障碍,缺乏自由选择婚姻的余地,还伴随着不菲的“彩礼”,而涉嫌被物化为“过日子”的商品。所谓“征婚”信息中的“没想法”“听话”像是这场“婚姻”对于她们的规训,身体缺陷也成为了她们“被控制”的先天条件。

婚姻自由应建立在双方的自由意愿之上,但现实却可能是,一部分残障人士并不具备自主行使民事权利的能力,其监护人直接代替本人决定婚嫁对象;或即使拥有自主意愿,却因先天缺陷、个人力量渺小,无力抵抗婚姻包办、强迫、买卖。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文化落后,法律意识淡薄,为“传宗接代”,认为“买妻生子”天经地义。这都让残障人士,尤其是残障女性群体的人身自由受到威胁。

因而,只有各地公安局、民政局、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保障这个群体的人身权利。一方面,要为残障人士建立完善的档案,落实一人一档,定期回访探望,帮助其解决生活难题的同时,防止法律真空地带出现;另一方面,要增强偏远地区的普法工作和执法力度,杜绝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和人口买卖。

第三,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其社会责任,严把关、塑风尚,避免成为法外之地。

在账号注销前,该主播主页作品93条,粉丝高达14.3万,获赞39.2万。这些数据,证明其受众范围之广,运营也非一朝一夕。而如此违背道德、擦法律边的视频“作品”,竟跨越平台规则、算法及人工审核,被推送到大众视野。在此次事件中,该平台无疑成为了不良主播的“助力器”。

互联网应是连接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桥梁,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因千丝万缕的缘分汇聚于“地球村”。对于难以走出农村、交友受限,却又向往爱情、友情的那些残障人士而言,它无疑是拓展视野和交际圈,找到伯乐和良侣的“钥匙”。但若相关机制不完善,把关不到位,也会让流量流向灰色地带,使其成为别有用心的人获利的工具,成为残障人士的阴霾。因而,各平台在汲取流量红利的同时,也应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用户塑造气正风清的交往环境。

整个事件,令人唏嘘。在如今“自由”的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下,因为网络把关不到位、无良“婚介”组织利欲熏心、买卖婚姻双方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了部分残障女性可能婚姻被一手包办,甚至可能人身“不自由”。有关部门理应严查、彻查此事,合理处置各责任方,保障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毕竟,比起普通人而言,残障人士的爱情和婚姻更来之不易;被明码标价的,也不单是他们的婚姻,更是属于他们的权利、幸福与自由。

来源:红网

作者:邓慧莹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4/90/131195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