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原来高铁里的边界可以这样被打破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刘昱 2024-01-21 15:27:25
时刻新闻
—分享—

□易国祥

近年来,“女子被占座位换回后遭殴打”之类的冲突不时搅沸舆论场;“硬卧下铺别人到底能不能坐”居然也成为困扰乘客的烦心事。在公共空间的边界感越来越强之际,一高铁车厢秒变“影院”的新闻让人们顿感轻松与欣慰。据报道,由于车上没有信号,有大学生在平板上提前下载好电影,准备在路上慢慢看。起初,他发现后面的大叔在看,便调整方向和大叔一起看,没想到,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观看。于是,车厢爆改“电影院”。

这是当前春运大潮中的温馨一幕,该则新闻由此勾勒出在一些流动的公共空间里,一个“有素质又靠谱”的群体画面。他们在车站排队时有一种莫名的“秩序感”,他们的“谢谢”“你好”“不好意思”的文明用语感染着周围,悄然改善着当时当地的人际生态环境。“邻座把东西放在座位上离开时,我都要产生一种莫名其妙地帮人看好东西的责任感。”他们满脸写着“我值得信任”,他们就是当代的大学生。

而对新闻镜头的这一次敏锐与聚焦,我深表认同。在此前经历疫情的这两三年里,人们的出行需要进行防控检测,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给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每当这个时候,一些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就成为中老年人的即时助手。我最初的几次出入境,因为手机操作过审的程序前所未有的复杂,加之眼力不好使,每每卡壳,总是得到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的热情相助。人群中的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适老的一种可贵存在。

一次在盘龙城参观“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时,我们两位上了年纪的人驻足在一件称为“甗”的器具前讨论:“古代用这么厚的器具煮东西,那得煮多长时间啊?”说话间,身后凑上来一个年轻人主动地说:“看两位长辈有兴趣,让我来普及一下这件文物的常识。甗这个发明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出现,我们人类才开始吃干饭。之前的古人都是用鬲煮饭,煮出来的都是稀饭。而甗是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组合成。甑的底部成密织的筛子状,让饭在上面隔水蒸,从此就有了干饭。”对于在文物面前“睁眼瞎”的我来说,这段“插播”太有用了。我好奇地问他怎么这样内行,小伙告诉我,他是北大历史考古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穿绿军装的“解放军”和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是过去到现在相继温暖着我们社会的两个群体。当社会进入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正在以他们特有的活力与能量,不经意地调节着过快的生活节奏,融合着无形的人际分野,以他们的知识与文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营造一种相逢随缘和轻松随意氛围。他们的品质与作用,又是其它群体不一定能替代的。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他们文明的讲究与豁达的将就,成为越来越多公共空间的一股清风,抚慰着人们难得放松的心灵。而那种以优越心理在陌生人或弱势人群面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事终究只是偶发,它无法抵销大学生这个群体产生的正能量。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65/134634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