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丨崇尚中庸非平庸

来源:红网 作者:游德福 编辑:张瑜 2024-03-20 15:29:42
时刻新闻
—分享—

□游德福

有人问,为什么华夏古人特别推崇中庸之道?不避讳的说,不但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就是现代人群中,崇尚中庸之道的也不在少数。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与《易经》并列为经典著作。根据《史记》的记载,这部作品是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朱熹这位理学大师将其纳入“四书”之中。

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真诚。比如说,你在乎风雨,说明自己对目标还不明确,心还不诚。很多人是为了虚荣而学习。打着学习的旗号来满足虚荣心,自然会因为学不好而愤怒。另外,对目标不清晰,就会像“二师兄”一样,容易被路上的花草树木、冷暖人情甚至妖魔鬼怪所迷惑。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名句。它意味着将事物调节到恰到好处的状态,达到中和的境界。正如天地定位,万物生长,中庸之道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促进和谐稳定,推动万物生长繁荣。

所以,要做到中庸,不被情绪绑架,最好的做法就是:目标明确,对自己真诚。同时,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必须完美的格式里。人生不会完美,我们应该学着接受自己,继而慢慢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非强迫自己。这也是中庸。

一些人把“中庸”理解为“平庸”,这是对儒家思想的不够了解,是望文生义,是不准确的。

对“中庸”的内涵,《中庸》中有很好的诠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思想是最高的德行,大家缺乏这种德行很久了。朱熹进一步申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出现,正是“过”和“不及”引起的。弘扬中庸之道,避免“过犹不及”,正是我们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学会中庸之道,你才不会平庸!愚昧的人往往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卑贱的人却常常喜欢独断专行。

崇尚中庸非平庸。最好的生活,以“从容”为底色。人生的境界,处事的态度,就是这样来的。人都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一边品尝得失,一边学会从容。

来源:红网

作者:游德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64/136531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