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琦(南京师范大学)
近日,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接到了588元年卡用户黄女士的电话。黄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儿被确诊患上恶性横纹肌肉瘤,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得家庭负担骤然加重,希望动物园能退还年卡费用。园方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黄女士办理了退款手续,并发起公益捐助,爱心捐赠5万元。此外,动物园还将景观湖内许愿池内的12083元善款全部捐出,让游客们寄托美好愿望的祝福,化作助力小女孩战胜病魔的力量。(7月17日 《扬子晚报》)
许愿池终于兑现了它的神话。南通野生动物园这一善举的背后,蕴藏着千钧之力。
从商业伦理角度来看,园方展现出了超越契约的关怀。长久以来,因预付款产生的消费纠纷并不少见,部分商家仅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连按照消费者意愿退款都无法保证,更遑论除此以外的帮助。而动物园不仅迅速退费,还坚持为其保留年卡权益,并额外募捐善款以缓解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为冰冷的商业行为增添了温度与人情味。园方遵守契约并且超越契约的善举,为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带来了光亮,既展示出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也为行业树立了典范。
在这一系列善举中,最动人的或许是从许愿池打捞起的12083元善款。在人们心中,许愿池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景观,一个个分散的心愿沉于水底,兑现的希望渺茫而虚幻,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寄托。而园方工作人员将沉睡于水底的硬币“掏空”,把分散的心愿聚集成集体的善意,共同托举起一个具体生命的重量。
许愿池的水位降低了,精神力量的水位却升高了。相比于传统的募捐方式,这有零有整的12083元善款拥有更强的冲击力与仪式感,更容易引发社会共情,也能为公益创新提供启示。在这件事里,许愿池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实现了文化符号的创新性转化,更兑现了生命的意义。
这份千钧之力并非止于一瞬,而是绵绵不绝的。在园方善举的带动下,一些市民自发前往动物园,重新向许愿池投币;也有爱心人士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捐款,至今共筹得善款三万多元。
文旅行业内部,若能建立许愿池善款清理捐赠机制,形成常态化“文旅+公益”IP,便能在打响知名度的同时,切实帮助有困难的人群。最初看似微小的善举接续传递、逐步加码,汇聚成更为强大的千钧之力,未来也将托举起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圣琦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