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超联赛登场,让世界看看什么是“惟楚有材”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刘经纶 2025-09-08 20:58:16
时刻新闻
—分享—

108dca12da104b43b3bb1955426e8aef.jpg (1000×672)

——“湘超”青椒说系列评之三

□张川(吉首大学)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的千古楹联,道尽了湖湘大地的人文底蕴与精神底气。9月7日,湘超联赛在长沙贺龙体育场拉开帷幕。当长沙队与娄底队在绿茵场展开揭幕战对决时,现场4万观众的欢呼声浪为湘超赛事带来了空前的震撼与激情,这场赛事便不再是单纯的足球竞技。它成了“惟楚有材”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成了湖南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全新舞台。下半场,长沙队凭借一记精准头球与一粒冷静点球连下两城,最终以2:0锁定胜局,为本赛季湘超打响了振奋人心的第一枪。

这场开幕战的火热,并非偶然。早在赛前,湘超的热度已在三湘大地蔓延。衡阳热身赛吸引近万观众到场呐喊,娄底本地“娄超”赛事更创下超2万人观赛的盛况。这份从基层迸发的热情,印证了湖南人对本土足球的期待,更藏着“惟楚有材”在新时代的鲜活注脚。

赛事出圈的路上,湘超也玩起了“热梗”。社交平台上,借鉴苏超“散装江苏”趣味互动的同时,湖南各地的“特色梗”更显鲜活。长株潭的“恩怨情仇”自带亲切感,“张家界的韩国人”“湘西赶尸”等脑洞玩梗充满地域趣味,“永州搞不赢就放蛇”“益常刘海砍樵之争”“十三充电宝围攻光明顶”等创意调侃,让赛事多了几分烟火气。但不同于苏超以“PK梗”凸显地域差异,湘超的“玩梗”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在趣味互动中,悄悄埋下“惟楚有材”的引线。

毫无疑问,真正让湘超跳出常规赛事框架的,是湖南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赋能。长沙开了个绝妙的头:热血赛场上,《刘海砍樵》的经典旋律与《浏阳河》的悠扬歌声交织,既唤醒了湖南人的集体记忆,更让湘楚文化随着足球的激情流向全国。而娄底的做法更显诚意,全市有大屏的大型商超与体育场同步免费直播赛事,这样全民共享的场景,即便在世界杯舞台上也是罕见的。这背后,是湖南以赛事聚人、以文化育人的巧思,更是“惟楚有材”不仅限于人才,更在于全民参与、文化共荣的深层表达。

b4a6bcac6b28485f9b71122ed4802754.jpg (1000×671)

回望苏超、赣超的成功,其核心在于依托本土资源打造记忆点。但湘超要走的,是一条更具湖南特质的路。具体而言,苏超以地域互动破圈,湘超则要以“惟楚有材”立魂。接下来,若能让湘西毛古斯舞的古朴舞姿伴随赛事开场,让傩舞的神秘面具成为中场独特风景,让浏阳烟花在赛事期间点亮城市夜空,让通道侗族大歌的和声萦绕赛场,这些自带湖南基因的文化符号,将不再是简单的表演点缀,而是“惟楚有材”的具象呈现。这既有赛场上球员的竞技之才,也有文化传承者的匠心之才,更有数万观众共赴热爱的全民之才。

从岳麓书院的楹联到贺龙体育场的呐喊,“惟楚有材”的内涵从未改变,却在新时代有了更丰富的表达。可以说,湘超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足球赛事。它是湖南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一次对“惟楚有材”的当代诠释。在这里,足球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而每一份热爱与坚守,都是“惟楚有材”最生动的注脚。当湘超的哨声一次次响起,当湖南的文化符号在赛场上绽放,世界终将看见:三湘大地从不缺热血与创意,更不缺让时代惊叹的“惟楚有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3/90/152655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