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涛(暨南大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标准从设计、生产、检验到使用全流程对午休课桌椅作出了明确规定。新国标要求椅子展开成躺姿后整体长度不少于1050mm,靠背能放倒到135°以上,头枕宽、长分别至少达到180mm、100mm,对搁腿区也有明确尺寸要求,从而让学生既能做到腿脚活动自如,又避免午休时身体蜷缩导致不适。
新国标的出台让中小学生能够从过去的“趴着睡”变为舒适的“躺着睡”,新国标为学生午休撑腰。看似小小睡姿的改变,背后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改变与教育温度的彰显。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更关注对实验室、体育馆、操场等“大工程”的投入。对“大工程”的投入不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还能给学校的各项文化和体育成绩带来切实的回报,而课桌椅这样的“微基建”常常被忽视,于是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场景:孩子们趴在书桌上,用手臂当枕头,迷迷糊糊睡上半小时到一小时。醒来时,手臂发麻,脸上印痕斑斑。
忽视课桌椅这样“微基建”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分数导向论”和传统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课桌椅进行投资改造能否直接带来分数和课堂效率的提升是一个答案不那么肯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室是用来上课和学习的圣地,老师对于犯困的学生通常是说:“某某,你起来站一会儿”,而不是“同学,你好好休息一会儿”,在教室里趴着睡已经显得有些“不务正业”,躺着睡觉则更是“不成体统”。
而此次新国标不仅明确要求午休课桌椅形态尺寸要兼顾学习与午休的舒适,还对午休课桌椅的材料、性能和结构作出严格规定,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正从单纯注重分数和课堂效率,向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转变。
当然,要全面配置新国标的午休课桌椅还面临着不少挑战。根据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小学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0.64%,初中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0.90%。在这样的班额下,教室空间可能难以安装可躺式午休桌椅。另一方面,符合新国标的午休课桌椅造价要高于普通桌椅,对于资金紧张的乡村学校和欠发达地区,这项投入可能产生新的经济负担,如果缺乏配套的政策资金支持,可能导致不同地区在执行中出现落差。
早在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便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四年后,政策规定落实为精确到每一毫米的细节标准,从“趴着睡”到“躺着睡”,一同变换姿势的除了学生还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曾晓涛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