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科教育不可过于依赖学业预警来保质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吴海刚 2025-03-27 17:23:46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布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预警名单,经审查,决定给予全校737名学生学业预警,给予134名学生学业预警并第一次降级试读,给予81名学生学业预警并再次降级试读。类似预警也出现在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3月25日 《广州日报》)

此事一出,便迅速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对此,有不少人质疑该举措是否过于严厉,但也有人认为是对教育质量的必要坚守。此次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发出如此大规模的学业预警,其实从侧面体现出了诸如“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错误教育观念依旧在高校中盛行。

“降级”“退学”,看上去是大学变严格了,实际上是为了保证本科教育质量。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曾指出,在被动应试教育之下,大多数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的学习动力,如果大学不建立有效的学生淘汰机制,高等教育就会成为一种低质量、低效率的制度安排。

但笔者认为若过于依赖学业预警机制来为本科教育保质,则无异于本末倒置。保障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学校教学管理与学风建设上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当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业挑战度,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当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通过培训、选拔、监督和评价等制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还应当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具有学术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课程,注重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培育,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尤其本科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准线,需要高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完成本科教育任务,学到“真材实料”,才能不负高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17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