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让APP“摇一摇”成为用户的“闹心摇”

来源:红网 作者:蒋巍 编辑:刘经纶 2025-05-25 23:17:52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蒋巍(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一则关于APP“摇一摇”广告的调查引发热议。法治网记者测试发现,大量APP存在此类问题,用户步行时的轻微晃动或坐下时调整姿势,都可能触发广告跳转,甚至跳转至付款界面,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扫脸支付。在黑猫投诉平台,扫脸支付相关的投诉多达几千条,其中不乏此类误触情况。(5月25日 法治网)

“摇一摇”广告的泛滥,是对用户权益的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知情权以及公平交易权 。“摇一摇”跳转广告将用户无意识的物理动作曲解为“同意”,属于变相强制跳转,让用户在不知情、未主动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观看广告或进入其他页面,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而且,一些APP“摇一摇”跳转广告还存在关闭按钮隐蔽难寻、反复弹出等问题,这也违反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的规定。

从商业角度看,“摇一摇”广告看似是平台和广告商的“双赢”策略 。投放成本低,能提高曝光量,即便转化率不高,但只要基数大,就可能带来一定的收益。可这种只重短期利益的做法,实则是在透支用户的信任和好感。当用户频繁被广告“骚扰”,对APP的厌恶感会与日俱增,最终可能选择卸载APP,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不利于平台和广告商的长远发展。

治理“摇一摇”广告乱象,需要多管齐下。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于违规的APP开发者和广告商,要依法予以严惩,提高其违法成本;平台方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尊重用户权益,优化广告投放策略,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用户体验;作为用户,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保留跳转过程录屏、付款前后界面截图等证据,向平台投诉、向消协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手机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不应成为广告的“跑马场”。当我们的每一次抬手、转身都可能被算法解读为“广告同意”时,这场关于手机摇晃的博弈,实则是数字时代人类行为自主权的保卫战。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还用户一个清爽、干净的手机使用环境,让“摇一摇”不再是用户的烦恼,而是真正便利生活的功能。

来源:红网

作者:蒋巍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69/149879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