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小孩在遇到纠纷时为何要自称父母是高官,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而高官又意味着什么?当下的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遇事或者要办事情总是会先想到是否有熟人,如果没有熟人是否能够拐弯抹角地联系到熟人。
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而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熟人好办事,而出了事作为官员似乎是最能够摆平事情的。
我们应当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权”不信法的观念。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推动法制国家、法制社会的建设,然而遇到很多事情,如果真正要从法律程序上来处理会耗时耗力,并且很多时候处理的结果并不符合当事人预期目标,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一个当官的朋友特别是高官,那么很多事情凭借着官员的一句话,一声招呼就可以轻松解决。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抱有信“权”不信法的观念。
找熟人、打招呼的信“权”不信法观念危害着实巨大,因为当大多数人都信奉这一观念的时候,官员的“作用”就会不断凸显,官员似乎就变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但是就是这种无所不能的背后,法制遭到破坏、人们内心的法治观念也会逐渐崩塌,毕竟如果法律总让守法的“老实人”吃亏,那谁还会信奉并遵守它呢?
连一个只有13岁的小孩在犯事的时候都要自称父母是高官,可见信“权”不信法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连我们的未成年人也未能幸免荼毒,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打击这种观念,及时让法律意识战胜特权思维已是刻不容缓。
文/简小禾
来源:红网
作者:简小禾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