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投资逾75亿元的大项目,一个纳入贵州省“十二五”规划被官方冀望“经济增长引擎”的“惠民工程”,却在近3年的悄然酝酿中凄凉落幕,最终演变为传销者的“一场忽悠”。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传销者与政府合作搞项目,然后卷款而逃,这是否意味着凤冈县政府也被骗了?好生生的大项目怎么成了“画饼”?缘何政府“很傻很天真”?
面对层出不穷的质疑和调侃,凤冈县信访局局长肖飞显得义正言辞:不存在政府被骗的情况,但原因如何肖局长却显得有些茫然,列举不了具体理由。很快,永安镇镇长王章林就帮了肖局长的忙,进一步表示说,政府没有被骗,此事对政府没有影响,因为政府没投一分钱。
“没有投钱就不存在被骗”的逻辑,有点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论前期该项目包装得多体面,进行了多么声势浩大的宣传,也不管后期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事情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为了保全政府的面子,一个“没投钱就没有被骗”,政府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样的推论多少显得有点荒谬和无力。项目刚签订时,政府的信誓旦旦,公众的热忱期盼,再对比如今项目告吹时的“戚戚然”,公众的失望透顶,试问,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何在?
其实,透过一干人等的“神回复”,不难窥见其背后的“招商饥渴症”,要知道,招商引资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符合地区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能够为当地经济助力,解决好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说是“全民蛋糕”确实贴切非常。
不过,招商引资对于地方领导来说可就绝非“蛋糕”这般简单了。“唯GDP论英雄”的偏执观念仍在部分干部心中根深蒂固,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增加自己的政绩“砝码”,短期内便可政绩斐然,进而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招商引资考核标准,一言堂地让招商成果和干部考核、绩效、升迁等指标挂钩,正因如此,为了完成一些近乎不可能的任务,个别地方就开始“饥不择食”,缺乏对引进项目的应有鉴别力,对外来投资者的身份和能力也不敢深究,从而才闹出了一出政府被“忽悠”的闹剧。
从这个层面上讲,要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招商的冲动,一方面要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引导,扭转其不良政绩观;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因地制宜,建立长效且符合科学发展的考核机制,如此,才能让“画饼项目”不再“上马”。
文/晟达者
来源:红网
作者:晟达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