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骗公款,看点在“导演”

来源:红网 作者:冬月禾 编辑:刘艳秋 2014-08-28 00:04:26
时刻新闻
—分享—
  昨日,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揭阳农民林培强因被控贪污350万元及诈骗,在广州中院过堂受审。案件涉及揭阳原市委书记陈弘平,为给陈弘平建造“阴宅”,林培强贪污350万元用于“阴宅”的山路和水坝建设。庭审中,林培强将责任全部推给陈弘平,自称只是一个跑腿的,为了给书记办事儿,自己没捞上好处还垫了钱。(8月27日人民网)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几乎让中国农民天生就成了“勤劳善良淳朴”的代名词。在各种世事喧嚣对撞下的今天,这样的符号显得更为珍贵,让人实在难以把他们与诈骗联系到一起,更何况被骗的是政府有关部门。
  
  政府部门“被骗”其实并不新鲜,叫得最“响”的当属各地的招商“诈骗”。今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就曾报道陕西两起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受骗事件,一个计划投资2.6亿元,另一个计划投资38.8亿元,最后的结局,当然就是有关部门很“受伤”。在这样的“人间喜剧”背后,一方面是商人的“精明”,但更多的是恐怕是有关部门过于招商“饥渴”,才给了人可趁之机。
  
  类似的“商机”,林某面前也有。承包山地的“致富”主意,并不难想到,很多农村致富能手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这只是第一步,并不能套得现款,为此不得不虚构点“700亩山地需要建设水泥路”情节。这种做法,只要能掌握好扶持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也很好实现。接下来的,才属于重点。既然要修路,必然有大量的手续,如若有关部门实地核实,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如何能导演瞒天过海好戏?
  
  然而,这种担心从来都只有旁观者着急的份。林某此时也退位成了“配角”,一个农民又怎能撬动实权在握的国土、公路等部门?但有一个人却具有绝对的号召力。他的大笔一挥,便可轻松博得职能部门的“信任”,还可省去繁杂琐碎的必要程序。
  
  如果说人生如戏不容置疑的话,林某这个“主角”显然入戏太深。一来仅为了一点“片酬”,摒弃了善良淳朴的天然属性,哪管其间是“潜规则”还是明规定。二来,过于信任“导演”,他让做啥,自己就做啥,殊不知这位导演本就是过河的泥菩萨,到最后自己落得个“赔了青春又舍身”的结局,首先应怪谁呢?
  
  不过,就像如今很多影视明星一样,如果没有某些“导演”的巨大影响力,主角们即使十足“精明”、骗得了千万巨款,恐怕也只是一个网络空间中的小角色。而其背后“导演”的“运筹帷幄”能力,才是人生大戏最“精彩”之处,但这些,会不会给监管部门一点灵感?因为他们手中的反腐大戏,才真正值得上映。
  
  文/冬月禾

来源:红网

作者:冬月禾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28/34511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