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也许没事”就是“出事”的前兆

来源:红网 作者:阿古俄子 编辑:王俞 2017-07-26 00:07:07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海南省琼海市委副书记陈列雄在忏悔书中说道:“说到底,就是“也许没事”的想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就是怀着“也许没事”的侥幸心理,在贪婪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7月25日《检察日报》)

  翻开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不难发现,“侥幸、攀比、从众、天花板、补偿”等心理是促使官员腐化堕落的主要因素。“也许没事”就是侥幸心理的典型表现。实践中,侥幸心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陈列雄就是被“也许没事”“反腐是隔墙扔砖头”等错误想法误导,导致他不能自拔。殊不知,“也许没事”念头就是其将来“落马入狱”的前兆。只是众多的腐败官员都没能发现这个前兆,不能悬崖勒马,以至越陷越深。

  正如陈列雄自己说的那样,其仕途一帆风顺,充满了荣誉和鲜花。曾被评为“全国十佳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作过报告。我们相信,陈列雄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过突出的成绩,因此组织给予了他平台和荣誉。假如陈列雄能够珍惜岗位、荣誉,给自己的思想“上把锁”,防止思想滑坡导致侥幸心理泛滥的话,他绝不会像自己说的那样“从一名国家机关干部变成了一名罪犯。”

  在陈列雄案件的教训里,我们看见,官员越是在春风得意,荣誉和鲜花相伴时,越容易放松警惕,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陈列雄这本反面教材我们应仔细读一读,也该好好分析一下。防止曾经功绩突出手握公权的官员走上邪路,组织的提醒、教育等固然重要,但起决定因素的仍然是官员自身。组织干预只是外因,官员自身才是能否拒腐防变的关键因素。因为,官员无论是在什么心理驱使下走上邪路,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自身欲望膨胀、价值观扭曲等导致的。不然的话,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管理,为何有人能守住底线,有人却贪赃枉法。

  所以说,官员要从严要求自己,正确对待金钱,扶正价值观。对自己内心里任何一丝微妙的变化都要引起警惕,在“也许没事”“再不拿就没机会了”等错误心理发芽时,就要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不要等到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荣誉时,才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步入歧途、陷入犯罪的泥潭。因为,这时的反思即使再深刻,除了贡献一点反面教材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况且,我们已经不缺这样的反面教材,缺的是读懂这些反面教材的官员。

  文/阿古俄子

来源:红网

作者:阿古俄子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7/26/43702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