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被学术打假事件持续发酵,2月16日,北大发布对此事的调查结果,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同意光华学院2月13日对翟天临作出退出该院博士后流动站的处理。(2月17日澎湃新闻)
翟天临被学术打假事件发生了已经有一段事件,从最开始事情的发酵始于微博账号@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转发的一个知乎问答:为什么翟天临博士毕业了,但是却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再到现在北京大学调查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纵观事件的发展,一层又一层被包裹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当然,公众在为翟天临学术问题气愤不已的同时,也不难回想到今年春晚,事件当事人的翟天临在小品中扮演的打假警察,一前一后,翟天临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明星学术造假在演艺圈显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应当成为表率,而学术不端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喜爱他们的人不负责的行为,与其用造假的方式给自己渲染,不如坦坦荡荡的面对社会,所以,学术不端,这样的“人设面具”戴不得。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演艺行业的大力支持,出现了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也挖掘一批具有相当演艺功底的演员,但是,一些丑闻也层出不穷,吸毒、逃税等违法现象也显现在某些艺人的身上,似乎,艺人成为了问题的聚集地。不仅如此,艺人设定自身角色也成为了热门,除了家庭背景、个人喜好想尽办法造假成为完美形象,就连学术等一些要求真实的东西,也是绞尽脑汁达到人设目的。
我们暂且不论一些艺人这么做是被迫,还是自愿,但行为实际上触犯了我国法律。例如,此次翟天临学术不端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虚假的人设面具是公众所唾弃的,真实而又接地气的才是群众所喜爱的。其实,演艺的实力强不强不在于你的学历有多高,只要能够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去,表演出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百姓生活的作品,就会长久不衰。事实上,有很多艺人并学历很高,也依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比如,在经典大剧《康熙王朝》中饰演葛尔丹的李洪涛,他最早是一名铁路职工,只因对表演有着极大的兴趣,从而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了自己演艺巅峰,并且在多部著名影视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造假的人设只不过是欺骗自己罢了,而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对于公众人物,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更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认真严肃地考虑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引领社会正能量的排头兵,而不是在发展的道路上,频频出差。
文/吴迪
来源:红网
作者:吴迪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