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椒计划”4月佳作出炉,特邀湘潭大学罗如春教授点评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2021-05-19 14:14:1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5月18日讯 (记者 张瑜 刘昱)2021年4月红网“青椒计划”,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按程序,推荐作品并特邀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罗如春作为点评老师,评选出了本月5篇佳作:《“科学早恋”背后,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族融合》(上海体育学院 吴鲁笑)《5800元买平板电脑,有多少自愿成分》(南京师范大学 张雨龙)《推进版权保护,须考虑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华中师范大学 李易蔓)《人大复试泄题,让规则成为共情的锚点》(北京大学 李祎欣)《内卷浪潮中个体的解药,真是“躺平”吗?》(北京大学 苏美岩)。以下重点发布罗如春教授的精彩点评,供各位作者学习参考。

图片1.png

罗如春,四川巴中人,湖南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文艺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湖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有先声夺人之效”
  ——罗如春评《“科学早恋”背后,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族融合》

不久前,“科学早恋”一词引发热议。不少社会地位较高或经济条件较优越的人群,大肆宣扬“科学早恋”的正当性,美其名曰“社会中坚中产阶级保全自己阶层地位的努力”。为此,上海体育学院的吴鲁笑在《 “科学早恋”背后,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族融合》一文中,对这种“伪科学”做出了批判。

罗如春教授点评该文指出,“科学早恋”,这一“科学”加上“早恋”的看似悖谬的题目颇为吸人眼球,“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族融合”,在标题中就揭示了文章主旨,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有先声夺人之效。该评论行文显著运用对比手法,将历史上的“指腹为婚”与现实中的推崇门当户对的“计划性早恋”进行并置,越发引人发噱,生出不知今夕何夕的荒唐感,从而为作者进一步的理性分析和深刻批判奠定丰沛的情感基础。作者语言幽默,涉笔成趣。诸如“若要说‘科学早恋’是科学,中国古代还有更‘科学’的”此类话语,嬉笑怒骂,谐而不虐;作者话语常常要言不烦,简练自然,掷地有声,比如,“所谓婚姻,从来不是物质条件的简单相加,爱情也不是定时定量的计划经济。面对情感,还是放下屠刀,自然随性的好”。

“内涵丰富,文意曲深,结论可靠”
  ——罗如春评《 5800元买平板电脑,有多少自愿成分》

去年,一场新冠疫情倒逼全民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与之而来的是网络教学的勃兴。在网课风潮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也滋生了诸如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鸿沟”、在线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学校针对网课乱收费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的张雨龙所作的《 5800元买平板电脑,有多少自愿成分》一文,便批驳了这样一种变相的教育乱收费现象。

该文受到了罗如春教授的肯定。他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如何在短短的篇幅之中,充分深入地展开事理,这构成了对于参与“青椒计划”评论写作者的巨大挑战, 很多评论写得不太出彩,原因就在于评论缘由时要么挂一漏万,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浅尝辄止,要么避重就轻,深刻、全面而独到的评论作品实不多见。本篇评论,大体上脱出了上述常见的问题。文章选材主题重要,涉及教育乱收费问题,由“5800元买平板电脑”的溢价现象出发,质疑企业与校方领导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进而分析家长一方明知价格不合理但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支付费用的复杂而隐秘的心理;作者继而宕开一笔,将此一隐性乱收费的个例提升到具有普遍共性的高度,并且与那些金额不大的变相教育乱收费及其中的家长无奈的隐微心理做出比较,借以为根治此类问题提供深层根据。评论还给了读者一个小小的彩蛋,借作者小学时期的“曾花几十元买过老师三番五次推荐的所谓‘护眼文具盒’”事例,现身说法,理性论说之中更蕴含情感的力量;“螺蛳壳里做道场”,该评论内涵丰富、文意曲深,得出的结论比较让人信服。

教育隐性乱收费问题为何屡禁不止,作者固然讲到了诸多缘由,并提出了一些整治措施建议,但文中甚少涉及教育行政部门本身的既有的公权力监督机制的合理性问题,这恐怕是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将模糊表达清晰化,行文细腻,说理透彻”
  ——罗如春评《推进版权保护,须考虑是否合法合情合理》

“没看懂原电影,上短视频平台搜索解读视频”“磕了对新cp(网络流行词,指有恋爱关系的同人配对),苦于影视正片中物料太少,上平台搜索剪辑视频”等等,这或许是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联合500多位艺人,共同发布反对短视频侵权倡议书,让短视频二次创作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为此,华中师范大学李易蔓在《推进版权保护,须考虑是否合法合情合理》一文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在罗如春教授看来,该文就“500余名艺人发声反对短视频侵权”发表评论,言简意赅总结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长视频平台呼吁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清理未经授权的内容。接着作者指出网上舆论对于这一倡议存在着商业逻辑推动下的划蛋糕垄断行为和抑制二次创作等争议问题。作者贵在不满足于这些表面的争议,而是直抵争议的“矛盾焦点在于短视频侵权的界限问题”;然后,作者针对目前没有针对短视频版权问题的专项法规,但在《著作权法》中仍然有迹可循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进一步探索,从合法、合情、合理三个方面,借鉴美国版权法的“四要素检测”法等作为他山之石,条分缕析,有理有据,结论极富说服力。特别是,“魔鬼在细节中”,该文对于“等”和“适当”这两个法律条文中的宽松表达,给予了敏锐地发现并进行了严密细致的探索,逐步将模糊“等”和“适当”等话语清晰落实到合法、合情、合理的思想之中。该文层次清晰,步步深入,要言不烦,行文细腻,说理透彻,评论体现出作者很强的思想敏锐性、专业性和可贵的探索性。

“只眼独具,合情合理”
  ——罗如春评《人大复试泄题,让规则成为共情的锚点》

4月7日,“人大复试泄题”事件登上微博热搜,一时成为了热议的话题。然而舆论几乎一边倒,对被取消成绩的22名泄题考生,表示出一致的同情。当规则的“无情”撞上了公众的“共情”,该事件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更值得人们深思。北京大学李祎欣发表《人大复试泄题,让规则成为共情的锚点》一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公众为何会出现这种心理。

罗如春教授点评道:这篇评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跳出了公众舆论对于考生复试泄题的一般性义愤和公正性的关注,而是着力于发现在此次事件的舆论中,公众对于泄题的22名考生表现出的选择性的“超常的同情”心理:与对于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并给予记零分处理的人大校方的不认同相比,公众同情“好心”的泄题者而不齿于“心理阴暗”的举报者。

罗如春认为,作者由此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其中的社会心理原因,“公众选择与谁共情事实上反映的是在利益冲突事件中大众的角色选择”,人们过于自然地将自己代入了泄题者和看题者,但是没能看到试题的无辜者占据更大多数,缺乏代入被这些泄题者坑的考生的心理,由此“他们的公平就被这样被公众选择性的共情抹去了”。而且,作者更进一步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公众何以不选择与人大共情的原因,说明权力会影响道德判断,普通公众倾向于作为低权力者的认同,偏向选择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而不是高权力者偏向选择基于规则的道德判断。作者的发现可谓只眼独具,合情合理。

罗如春指出,该文最后引用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观点,提出“只有在每个人都受到无社会差异的对待时,正义才会出现”的核心论点,说明公众的表面正义实为褊狭的选择性共情心理有悖于客观理性,实际上有害于社会的根本长远的正义。评论以“与其追逐飘在空中的风筝,不如抓紧脚下规则的石头”这一暗喻,收束全文,呼应了“让规则成为共情的锚点”标题,首尾贯通,结构严谨,论证与修辞的力量至此水到渠成,水乳交融。

在罗如春看来,该评论文思细腻,说理透彻,论证有力,富有深度,有着激浊扬清之效,也见出作者具有开阔的思想视野和严密的理论思维,评论能够激发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但该评论未能对于公众将泄题者和举报者分别在“价值的坐标系中标定了英雄和小人”的心理,只是进行了事实分析,还未进行深入的价值批判。

“对‘躺平’一词做出另类解释,赋予了该词激励人心的力量”
  ——罗如春评《内卷浪潮中个体的解药,真是“躺平”吗?》

“内卷”和“躺平”(与之相近的还有“佛系”)似乎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特别是青年人中的流行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在近日的一场教育讲座中透露了一个他亲自做的一个统计,结果是这样的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数据: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北京大学苏美岩所作的《内卷浪潮中个体的解药,真是“躺平”吗?》一文,就是针对类似这样的现象有感而发,罗如春认为,该文论题富有思想性和实践价值,文章作者正好是北大学生,评论的对象是一篇名为《一个北大学渣决定躺平了》的公众号文章,而针对的也是以北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所存在的“躺平”普遍心理现象,提出了对于“躺平”的另类解释,那就是面对激烈的竞争,表面上的退出或放弃,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消极退避,而是“自信和自知赋予人们不随波逐流的坦然和勇气”,正如当前流行的“佛系”态度并不是真正的“佛系”。作者提出的观点和行动策略——“拥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敢于在热爱的领域付出精力,踏踏实实,量力而行,或许才是激烈竞争中的上上签”——从而拥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罗如春认为,该评论如果能进一步简要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何以会出现“内卷”现象的成因,并佐以说明克服“内卷”和“躺平”现象的方法,并非仅仅依赖于主体性的意志和决断,而更涉及复杂的体制和结构性因素的调整,文章当会更有说服力。


1621322182.png

(扫一扫,查看红网“青椒计划”4月作品专题)


红网“青椒计划”月报>>>

红网“青椒计划”2021年1月简报

红网“青椒计划”2021年2月简报

红网“青椒计划”2021年3月简报

红网“青椒计划”2021年4月简报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18/93501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