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兵
近日,有网友投诉称,在吃双汇火腿肠时感觉到一根“很粗很长的尖锐异物”,舌头被划烂出血,此事引发全网关注。4月15日,双汇方面就此事回应南都记者称,尖锐异物是骨头渣,已为消费者进行妥善售后处理。(4月15日,《南方都市报》)
网友幸亏及时发现尖锐异物,如果不慎吃进肚里,划伤内脏,后果将不堪设想。骨头渣为何进入火腿肠中,值得追究。如果双汇厂家生产原料的肉泥中混入骨头,那同批次生产的火腿肠都可能含有骨头渣,这些火腿肠经人食用,是否危害他人健康?
今年3月中旬,有媒体指出南昌双汇工厂存在员工工作服发臭脏污不更换,用浑水洗毛巾擦拭猪肉等食品安全问题。时隔一个多月,双汇火腿肠又含有尖锐异物,屡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是何原因?
对待问题食品,厂家往往与消费者协商解决,消费者得到赔偿,厂家取回问题食品后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厂家应当承担的食品召回责任却没人提及。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双汇火腿肠含有尖锐物,划伤投诉网友舌头,危害人体健康,双汇厂方应该开展召回行动,通知相关经销商下架问题火腿肠,如果不召回,显然规避法律责任。
食品召回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食品召回后,可能无法再次销售,厂家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厂家主动召回问题食品的动力不强。在现实中,召回制度落实力度不够,除了在“3.15”等特殊时期,中央媒体曝光问题食品,厂家进行召回外,平时厂家很少召回问题食品。厂家违法成本低,就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推动食品召回制度落地,不能仅靠相关企业自律,相关部门执法问责不能少。只有在外部力量“他律”下,企业才能真正重视食品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流程、工艺来生产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不能束之高阁,应该常态化。只有经常要求企业召回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才能立威,企业才能痛思悔改,认真纠错。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卫兵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