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再看到“保提50分”“天价冲刺班”的广告,大家不妨多问一句,真有这么神?还是把教育当成了“速效药”来卖?毕竟,孩子的未来,从来不是靠几万块钱、几天突击就能“买”来的。【详细】
王志高
2025-06-11 12:00
将技术赋能文物保护纳入法律法规,各地可结合具体的文物资源禀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借鉴山西的法规创新思路,结合地方特色将数字化、科技化保护手段纳入制度体系,形成“一地一策、协同推进”的文物保护新格局。【详细】
安小丽
2025-06-10 12:00
银发追星现象不应被简单视为细分市场的增长,而应被理解为文化消费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当每代人的情感需求都能获得对等的文化表达,我们才真正迎来文化消费的黄金时代。【详细】
周荣光
2025-06-10 12:00
幸福的晚年,不是哪哪都去不了,而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出游。我们不该对老人出游设置太多不合理门槛,而应在旅游业积极推行“适老化”改造。【详细】
黄齐超
2025-06-10 12:00
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在学理论、学业务、学作风上下功夫,把“三学”作为终身课题,让学习成为自觉习惯,让思考成为工作常态【详细】
杨鑫
2025-06-09 12:00
唯有对微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让每一份耕耘都受到保护,每一次权益侵害都得到回应,才能用“法治”为乡村振兴营造一片有保障的发展土壤,让村内人得以安心生产生活,让村外人能够放心投资创业。【详细】
黄爱琳
2025-06-09 12:00
韦东奕的走红,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对人才的向往,但这份向往不应当以打扰为代价。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学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必用流量衡量一切。【详细】
李思宁
2025-06-07 12:00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历史真相的守护者,用理性和良知筑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堤坝。这是对先烈的告慰,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承诺。【详细】
刘少华
2025-06-07 12:00
当媒体把镜头对准教室灯光下的伏案身影、错题本上的反复标注、考场外父母的焦急等待,我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高考现场”——那里有汗水浸透的奋斗,有润物无声的守护,更有一个社会对知识、对未来最朴素的尊重。【详细】
王凯
2025-06-07 12:00
未来的赢家,不一定是规模最大的一方,还有可能是最懂用户的品牌。毕竟,在这个情绪密集的世界里,谁抓住了快乐,谁就抓住了未来。【详细】
涂梦歌
2025-06-06 12:00
面对家校矛盾,教师建议设立双向投诉平台看似提供了“对等博弈”的解决方案,实则可能陷入“以投诉对抗投诉”的恶性循环。教育本质是合作而非对抗,将家长与教师置于“投诉—被投诉”的对立关系中,破坏了双方之间的信任。【详细】
黄嘉怡
2025-06-06 12:00
即便未构成刑事犯罪,猥亵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其存在严重的道德缺陷与行为失范。而高校保卫处让这样一个有问题的人进入其中,无异于“引狼守羊”,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该如何保障?【详细】
佘思甜
2025-06-06 12:00
面对“全脑开发”这类侵蚀教育生态的毒瘤,监管部门必须擦亮眼睛,以科学态度与法治手段坚决予以整治。【详细】
郭元鹏
2025-06-05 12:00
在信息透明的时代,任何把消费者当“傻子”的文字游戏都注定翻车。商业诚信从来不是写在商标注册书上的冰冷符号,而是刻在用户心里的温度计。【详细】
陈竺
2025-06-05 12:00
豪华公厕是扭曲政绩观的具象化呈现。若不破除“重面子轻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的思想痼疾,类似的形象工程还会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详细】
周跃平
2025-06-05 12:00
让品牌真正回归“品质承诺”的本质,而非沦为包装上的装饰符号。只有这样,市场才能更加健康有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详细】
范舒琪
2025-06-04 12:00
如果真的想要把霸王茶姬做成“东方星巴克”,品牌方关注的不能只是市值60亿的这串数字,更是全球消费者对霸王茶姬的认可。【详细】
姚季吴
2025-06-04 12:00
对于性骚扰等严重违纪行为,高校必须坚持“零容忍”,而非“灵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公正的环境中成长。【详细】
范舒琪
2025-06-04 12:00
此次事件既是对白象及类似刻意在包装设计中误导消费者的品牌的一次严重警示,同时也提醒了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更加仔细查看产品信息,避免被包装误导。【详细】
吴冬颜
2025-06-04 12:00
希望企业能明白,真正长久的生意靠的是诚信和品质,而不是投机取巧的文字游戏。毕竟,“多半”商标或许能暂时迷惑眼球,但失去的消费者信任,恐怕永远补不回“多半”。【详细】
曹楠
2025-06-04 12:00
与其被焦虑裹挟,盲目追逐“全脑开发”之类的骗局,不如回归常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专注力和学习习惯,远比所谓的“超能力”更重要。【详细】
艾关玲
2025-06-04 12:00
“苏超” 现象为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未来的改革与进步指明了方向。【详细】
陈得之
2025-06-04 12:00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一项关乎国运、泽被长远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路径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深层次的制度革新破除壁垒,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来打造人才发展新生态、以最优化的生态营造激发活力。【详细】
陈雨婷
2025-06-03 12:00
公共自行车的退场,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断舍离”。它虽带着曾经的辉煌离去,却为更高效、更包容的城市出行生态腾出了发展空间。这场变革带来的阵痛,终将化作城市进步的阶梯,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出行未来。【详细】
闭瑞怡
2025-06-03 12:00
娱乐的边界不可凌驾于人格底线之上,我们需要明确网络内容创作的边界,避免将女性的安全与尊严作为换取流量的代价,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友好的网络环境。【详细】
杨蝶
2025-06-03 12:00
当各方以长远眼光共筑健康生态,票根经济必将超越一时热闹,真正转化为城市流量密码与消费升级的澎湃动能。【详细】
葛振凯
2025-06-03 12:00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决策者能够更多地关注群众的实际需求与感受,合理规划公共财政支出,让每一项政策举措都能切实为群众带来实惠,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详细】
许靖岚
2025-06-01 12:00
公益不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牺牲品,而需要制度、技术和道德的三重守护。或许只有当“精致利己”成为人人喊打的行为时,善意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公益不是道德绑架,但至少,别让善良成为现实寓言里的“东郭先生”。【详细】
陈竺
2025-05-31 12:00
“至少每周联系一次”不应只是冰冷的制度要求,更应成为家长内心的自觉行动。当父母真正意识到情感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制度约束自然会转化为主动关怀。【详细】
郭元鹏
2025-05-31 12:00
让公众敢于放下“烫碗水”的,不是地域习惯“孰高孰低”的争辩,而是构筑起多主体、全链条、强规范的餐饮卫生保障体系,以公开透明的形式让人们选得放心、用得安心、吃得开心。【详细】
王延
2025-05-31 12:00
在舆论场中,我们应正确看待“公共资源”的概念,不要让“占用公共资源”成为指责他人的借口,也不应让它成为道歉的“万能句式”。若舆论环境使得求生者都要道歉,新闻都去报道无关紧要的事件,又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资源浪费?【详细】
程思以
2025-05-30 12:00
童心需要呵护,历史故事需要准确传达,公共艺术绝非创作者个人趣味的试验田。尤其在儿童成长空间,它应该成为美的启蒙者与价值观的传递者。【详细】
郑鑫
2025-05-30 12:00
年轻人将在趣味互动中读懂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历史与当下便不再是割裂的时空,而是一条奔涌向前的文化长河。【详细】
2025-06-11 12:00为老头乐戴上“安全帽”,是与时间赛跑的民生必答题。【详细】
2025-06-11 12:00社交关系并非只有一种固定模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适度的“轻社交”同样能带来快乐和满足。【详细】
2025-06-11 12:00理性消费就变得格外重要,在满足精神需求和合理消费之间找到平衡,是年轻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详细】
2025-06-11 12:00